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计量沙龙

铸国防科技之尺,量国民经济之天

发布时间:2021-05-20 作者:李莹 来源: 浏览:591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风雨,百年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刻改变的伟大转折,镌刻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定迈向复兴的丰功伟绩。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国防计量事业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参数量值传递到多专业技术综合计量保证、从分散到统一的艰苦创业道路。

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对长度计量基准和有效对量值传递系统,致使制造炮和炮弹工厂的量值不统一,导致发生无坐力炮膛炸和近炸等严重事故,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有关领导和国防工业部门引起了高度重视,决定在我国创建国防计量工作。

1952年2月,主管国防工业的重工业部兵工局决定在第四研究所筹建一个精密机械加工车间和一个精密测量室,专门从事研究枪、炮口径量规和枪弹、炮弹尺寸样板的制造和测量工作,利用高精度校准样板来统一各生产厂所生产军工产品的量值。国防计量从此诞生。

195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划归国防部五院,并成立了五院二分院,在二分院成立测试处,建立了无线电标准仪器室(即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的前身)。五院一分院,导弹试验训练基地和核试验基地也建立了测试处,与尖端武器研制,试验任务配套。当时,五院副院长钱学森主管计量工作。

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苏联专家的撤退,“三年困难时期”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破坏。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国防计量工作者克服各种困难,奋力开拓,把国防计量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国防计量出现了前进中的困难,国防计量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怀疑,对国防计量是否有必要存在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召开军民座谈会,统一对国防计量的认识;召开两次工作会议,促进国防工业计量的发展;召开北京座谈会,加强国防尖端技术的计量工作;开展“五查”整顿工作,提高计量整体水平。最终,70年代这十年间,经过广大国防计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国防计量拨乱反正,统一了认识,在调整中不断前进。

到了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年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作为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国防计量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并在联合和统一中实现了快速发展,为保证国防科研、试验、生产、使用中的量值统一,确保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保证大型试验的成功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也是在这期间,航天工业部二院计量站(现航天二院二〇三所)被确定为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

其中,1983年,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国防计量工作会议。聂荣臻副主席专门给会议写了贺信,他在信中强调指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没有计量,寸步难行。国防计量更是重要。

20世纪90年代,是国防计量实现统一后得到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年代。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国防计量通过两次国防计量工作会议和“八五”“九五”计划,在计量机构建设、技术手段建设、计量法制建设、计量队伍建设、规范计量活动以及加快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防计量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进入21世纪,国防计量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更加规范管理。明确了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军工集团公司、计量技术机构等各方计量工作职责和要求;明确了国防计量技术规范全过程闭环管理程序和要求;规范了国防计量标识的印制和使用,提升了国防计量的整体形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起,我国国防计量事业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运行有效和持续改进的计量监督管理体系与计量技术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的进步,保证了军工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与国防计量事业共同成长的还有老一辈的计量人,其中航天二院203所原副总工程师、总计量师叶德培就是其中一位。

1955年,上海女八中的优秀毕业生叶德培,被保送至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两年后,她离开俄院,进入清华大学学习雷达技术。这期间,叶德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毕业前夕申请入伍,成为国防计量战线的一员。叶德培刚入伍时,国防计量正处于初创时期。一次,某型号被发现整批弹不合格。经过她和同事们分析查找,查明问题的根源是衰减器的校准曲线有误。通过这次事件,她真正意识到,计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武器的性能。从此,她爱上了计量,在计量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

20世纪80年代初,叶德培担任了203所无线电计量室的领导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全室大力拓展计量服务领域,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测试方法研究。在她的带领下,室里气氛好、人气旺,成为一个很有凝聚力的集体,这种优良的工作氛围一直延续至今。

90年代初,叶德培担任了203所副总工程师、总计量师。她认为,203所应当在每个五年上一个台阶。在她的积极倡导与推动下,203所在毫米波计量测试技术、网络化管理的建立方面迅速发展,同时更新了不少国防系统一流的测试设备,为203所最终成为国家认可实验室打下了良好基础。如今,所内计量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技术水平处于国防系统的领先地位。

叶德培虽长期在技术一线工作,但在理论上也建树颇丰。这些年来,她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词术语专业委员会委员,为此不懈努力了十几年。“测量不确定度”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建议用于评定测量结果的新概念,但国内一直未能很好的引入。叶德培经过数年的努力,先后将国际《测量不确定度表示导则》译为中文,并写成教材进行推广。她本人也成为国内研究“测量不确定度”的知名专家。叶德培还多次参与了计量“国军标”的制定工作,经常为计量人员讲课。

“铸国防科技之尺,量国民经济之天”的“铸尺量天”,便是计量人的初心与精神。叶德培等老一辈计量人始终恪守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开创了新中国国防计量事业,填补了国防军工计量史上的多项空白,培养见证了一代代计量人从懵懂到功勋的成长,实现了新中国国防计量事业由起步到腾飞的跨越,开拓了新中国国防计量史从星火到燎原的伟大成就。

作为新时代国防计量人,我们理应接过老一辈计量人的旗帜,以“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的标准,在党中央领导下,直面挑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使国防计量事业更上一层楼。

分享到:
通知 我要订购 我要订购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