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研动态

科技进步与资源节约:渠氏热超导管期待更多关注 (2004-09-21)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1421
我国科学家渠玉芝发明的渠氏热超导管,被国外称之为“渠氏理论传热技术”,已应用于我国的部分炼油厂、钢铁厂的余热回收、电脑CPU的散热器、青藏两路冻土地带的路基加固处理等方面,其传热和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已引起国外关注。曾参与过渠氏热超导管应用开发、并有机会接触过其大部分技术资料的西北工业大学翟平教授近日呼吁,期待能有更多的国人予以关注。   翟平教授说:渠氏热超导管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热管完全不同。常规热管是靠管内介质液态和气态的相变传递汽化潜能,它受到温度和循环相变速度的限制,有热损,寿命也不高;而渠氏热超导管的传热介质是由多种无机元素组成,在外因热的激发下利用微粒子的高频率振动(每秒2亿次以上)传递热量,无相变,热阻为零,故称为热超导。   据介绍,渠玉芝的热超导介质研究成果分别在1997年和2000年取得了国际和美国专利。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一个科研小组对此所做的检测报告称:热超导管的出现,将影响所有的热量传递领域,尤其对热能利用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为太阳能、地热的开发利用,为低能级热量的回收再利用等开通了一条高速通道,其发展前景目前还难以估量。   这项发明在美国斯坦福研究院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测试,结果表明:传热效率达100%,热流密度每平方米大于8000千瓦,连续1400天运行后性能无衰减。他们的结论是:热导率是金属银的3万倍;沿轴向的温度分布奇特,距热源远端的温度比近端还高;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是在传热技术上很有潜力的突破,会在许多工业领域中找到广泛应用。   测试结果让美国人震惊。他们来到中国,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专家组成考察小组,对渠氏管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广州石化公司装有两台空气预热器,采用渠氏热超导管后,同等条件下便将空气预热由160上升到260摄氏度;换管后最大的原油处理量也由每天6700吨上升到7500吨。4个月收回投资成本。此外,他们考察的抚顺石油三厂、荆门石化公司、清华阳光太阳能公司、唐山钢铁公司等,应用效果都十分明显。联合考察小组认为:渠氏热超导管比起普通热管更能有效和持久地运行,可在更高的温度下操作;管内介质与管材兼容性更好,可避免腐蚀失效;导热性能好,管壁等温性高;工质不结冰,热管寿命在10年以上。   翟平教授说,如果我国有关行业都使用渠氏热超导技术,每年不知要节约多少能源,可惜目前知之者甚少。华南理工大学蒋中坚教授当年在测试该项技术时,就曾提醒人们:非再生能源在我们星球上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而能源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为了节约能源,传热手段的改进是眼下最迫切、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如今,能源危机已悄然敲响警钟,我们期待着渠氏热超导技术能引起更多人们的重视。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订购产品 订购产品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