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研制出黄曲霉毒素速测仪 (2005-08-26)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1181
农产品中是否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近日从在汉的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速测仪在该所研制成功,并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鉴定认为:该检测仪检测样品时间仅需16分钟,刷新了国际上最快1个小时的检测纪录,而且检测灵敏度强、准确度高,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优于国内外同类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由于黄曲霉毒素污染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国际上对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已成为强制性贸易技术措施。而我国原来缺少适于现场和口岸检测的快速、简便、定量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
该项目主持人李培武研究员说,国际、国内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很多,但大都需要固定的大型精密仪器,操作复杂,耗时长,检测成本较高。该所数位科学家经过10年艰苦研究,终于攻克这道“难题”。
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已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已有德国、以色列、荷兰等近十个国家的厂商及研发机构提出了合作意愿。
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B1)毒性最大、危害性最强,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被国际上列入特剧毒物质,并严格控制。每公斤农产品中仅含0。294毫克AFB1,敏感动物吃后就会因急性中毒而死亡。由于黄曲霉毒素可以发生在农作物生长、收获、晾干、加工和贮藏的任何环节,因此极易污染花生、玉米、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饼粕及饲料等农产品,并由此直接进入食物链,造成淀粉类食品、动物性食品与肉、蛋、奶等的连锁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