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频频传出药品质量不合格致病事件,越来越多的食品中被检测出含有超标物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欧盟、美国、日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则相继对进口食品安全指标提出了愈来愈严格的要求,2009年6月,我国政府也颁布了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安全已然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食品、药品检测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不断涌现。
2009年10月21日下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于上海光大国际酒店光韵三号厅举办了“2009年全国食品、药品分析检测技术与仪器学术交流会”。来自科研院所、检测部门、企事业单位、仪器厂商等业内人员共80多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此次大会邀请了业内专家介绍我国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现状及对仪器的需求,业内知名的仪器厂商也介绍了最新产品和技术。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燕泽程研究员宣布大会开幕、并致开幕词,“本次交流会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与会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等将共同探讨食品、药品分析检测技术和仪器的发展以及在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案。”
李昌厚研究员在介绍了食品、药品污染检测方法、检测仪器以及检测中面临挑战之后,着重介绍了自己总结的评价分析仪器的六个标准: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智能性、美学性、工艺性。并对分析工作者建议购买仪器时应注意:仪器性能??直接关系到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售后服务;仪器价格??同价比质、同质比价。
潘教麦教授从重金属有害性及检测技术重要性讲起,最后介绍了自己在有机试剂尤其是有机显色剂的研究成果。
张恒教授主要介绍了维生素C片红外光谱分析中采用MatLab小波变换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噪声的影响,增强信号峰,提高了谱图的特征性。
本次交流会有力促进了食品、药品分析检测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等的交流。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