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28日报道,经过一年的休整后,从23日开始,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的科学家们开始逐步重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并计划于11月中旬让一个质子束绕对撞机环形隧道运行,明年1月份进行对撞,这标示着科学家重新踏上了探索宇宙形成奥秘的旅程。
在上周五的试运行中,科学家以低强度发射了质子束和铅离子束,它们被注入安装在地下100米深、27公里长环形隧道内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内。科学家也让质子束通过LHCb实验能量探测器系统,以便弄清楚为什么宇宙完全由物质组成,几乎没有看见非物质的踪影。LHCb实验能量探测器系统主要用于LHCb实验中质子碰撞反应后生成的强子、电子、光子的鉴别及其能量和位置的测量。
到目前为止,光束已通过了环形隧道四分之一的范围。CERN加速器和技术主管斯蒂芬?迈尔斯表示,加速器的表现很好。科学家们计划于11月中旬让一个质子束绕整个对撞机的环形隧道运行,明年1月份进行对撞。
科学家表示,对撞可能提供首个证据,证明希格斯粒子(Higgs boson)的存在。科学家认为希格斯粒子可以解释物质的起源。其他研究人员也试图通过对撞寻找超对称性存在的证据,超对称性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任何粒子都有“另一半”。
去年9月19日,总耗资36亿英镑、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科研项目LHC开始工作仅9天,就由于出现严重的氦泄露事故而停机检修。上周,弦论先锋、哥本哈根尼尔斯波尔学院的物理学家霍尔格?贝克?尼尔森认为,对撞中的故障可能是希格斯粒子造成的。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