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能源计量

【探讨】能源计量大有可为??长治市能源计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5-06-26 作者: 来源:中国计量网 浏览:2148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我局”)紧紧围绕省、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在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市能源计量工作,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日,笔者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能源计量工作取得的成效

    调研情况证明,能源计量管理只有有机渗透、融入节能减排的各个领域,才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1.能源计量是节能降耗的重要基础
    能源计量作为节能降耗的基础工作,对工业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为了帮助企业降低能耗,我局深入多家企业,通过座谈、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计量人员的节能意识。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能耗大户,通过增加计量设备投入、完善计量体系等手段,使万元产值单位能耗有了大幅下降,从2006年的10.2吨标煤下降到2009年的8.65吨标煤,在节能降耗上取得喜人成绩。在此基础上,我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经验,重点企业的能源计量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从2006年的3.42吨标煤下降到2009年的2.69吨标煤。通过节约能耗,企业和社会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2.能源计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保障
    我市煤炭资源丰富,全市含煤面积达840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0.5%,属我市的优势能源。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着力加强煤矿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为长治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在襄垣煤矿集团形成的原煤-精煤-发电-聚氯乙烯-镁合金-物流运输-建材-污水处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中,经质监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配置了相应准确度等级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用准确、客观、真实的能耗数据为产业链提供了技术保障。仅2007年,废水循环利用率就达到100%,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38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7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吨标煤,节约耕地50余亩,充分显示了能源计量的支撑作用。该企业被确立为全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之一,成为全省循环经济的典范企业。我市也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之一。
    3.能源计量是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有力措施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我局加强了焦化、电力、煤炭、钢铁、化工行业和重点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在合理配备计量器具的同时,强化计量仪表的巡回检查和维护保养,建立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使计量检测设备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为企业构筑了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的能源计量工作平台,严格控制了排污增量,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平均浓度有了大幅下降。全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从2007年的13.58万吨降为2008年的13万吨,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从2.63万吨降为2.53万吨,综合污染指数由2006年的2.35下降到1.76。我市主城区二级以上天数从2006年的285天增加到2009年的354天,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能源计量和节能减排工作为长治市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污染减排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4.能源计量是促进废物利用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由于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废物排放量日益加大,已发展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废物资源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局为推进废物利用工作的开展,指导多家企业在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能源计量的实际运用。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实现了从注重计量器具简单管理到计量数据的监控分析的重要转变。公司在将废水作为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实行全程测量监控,对全部计量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归档、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使废水处理率达到了100%。2009年废水排放量与2007年相比,减少18.5%,废水回用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总排口废水10项污染物指标全部达标排放,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与2008年相比减少34.0%;氨氮排放量削减44.8%。此外,我局通过对多家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进行能源计量技术指导,目前,50多家企业年利用煤矸石70万吨、粉煤灰60万吨,年节约标煤2.24万吨。
    5.能源计量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能源计量可以促使技术创新。把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应用引入企业节能技改的前期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工艺改造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局能源计量服务队在帮扶指导山西壶关化工集团公司时,通过采集分析能源计量数据,发现锅炉运行耗能严重,是该企业能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节能潜力所在,之后帮助企业对锅炉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技改后锅炉引风每小时节电9.9千瓦时,锅炉鼓风每小时节电4.6千瓦时,锅炉供水每小时节电5千瓦时,三项每小时总共节电为19.5千瓦时,年节约费用为13万元。企业以节能降耗为动力,以能源计量为依据,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目前能源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

    1.能源计量尚未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计量法》颁布于1986年,已不能适应目前能源计量工作与节能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涉及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体系。我国已颁布的能源计量与节能的技术标准,大多数为推荐性的,致使行政监管力量薄弱,对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能源计量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2.能源计量工作的行政服务不够深入
    由于能源计量的立法不足,导致行政监管力量薄弱,行政管理和具体帮扶指导不够深入;在引导企业在能源计量上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工作格局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由于地市一级技术机构开展检测、校准的范围较小,检测能力有限,为当地企业提供的检测服务不能涵盖企业的现有需求。
    3.能源计量基层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企业能源计量是能源计量工作的基层基础。调研中发现,有少数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能源计量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在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上投入较少,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科学运用能源计量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没有把它作为实施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能源计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系统的能源计量知识和专业化的管理经验;对能源计量工作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
   

三、对策和建议

    1.建议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将能源计量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建议尽快修订《计量法》及与能源计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形成可操作、实用性强的法规体系,为能源计量的评价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质监部门应根据辖区内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状况、耗能状况,分类建立包括企业能源计量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能源计量数据应用与管理、数据采集、工艺监控、节能效果等内容的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的主体、对象、内容、要求和奖惩措施,并将考核内容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督促企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真正实现资源能耗的可测、可控、可节、可降。与此同时,适时出台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快速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
    2.建议加大能源计量的行政引导、技术服务和宣传推动
    能源计量工作的主体是企业,质监等行政部门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在人员培训、仪器检定、制度建立、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企业改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计量工作的有效性。对能源计量管理较先进、检测水平较高、节能效果较好的单位予以表彰,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节能效果。作为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计量技术机构必须提升能源计量检测能力,建立完善相关检测项目或积极协调整合其他部门的检测资源,共同推动能源计量器具的日常检定和校准。充分发挥节能办、计量学会、计量技术机构等的桥梁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能源计量宣传活动,普及能源计量知识、先进的能源计量仪表和检测技术信息,推广能源计量的典型经验,提高全社会对节约能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公众和企业法人对能源计量的法制意识,使节约能源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为。
    3.切实加强基础工作,为节能减排提供完善的能源计量体系支撑
    企业的计量管理是能源计量的基础工作。现代企业能源计量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检定人员,其不仅要掌握现代能源计量技术和管理知识,还应熟悉耗能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所以应引进高学历或有经验的能源计量专业人才,多渠道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派其到先进单位学习考察、交流,迅速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及管理水平,尽快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具有科研能力并满足能源计量工作要求的人才队伍,更好地为节能降耗服务。依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齐能源计量器具,建立健全测量设备的技术档案,做好测量设备的动态管理、日常维护和量值溯源工作,保证合格率达到100%,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要加大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运用和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按生产周期及时统计测算单位产品的各种主要能源消耗量,并进行及时的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数据指导生产的作用,为节能降耗服务。要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覆盖全部生产过程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能耗定额指标,规范、细化管理程序,以完善的制度保证企业节能增效。同时,不断完善各项能源计量考核目标,与各部门签订降耗责任书,将降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强化目标责任和考核,建立长效机制,为节能降耗提供完善的能源计量体系支撑和技术保障。


 

分享到:
通知 我要参加 我要参加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