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聚焦

计量科技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09-08-28 作者: 来源: 浏览:1605

计量科技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在“国际计量科学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玉宽



??? 在这金秋时节,以“计量科技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计量科学发展论坛”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院区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国内外计量界精英,是中国计量工作者了解国际计量科技最新发展动态,探讨计量如何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与国际计量组织和世界计量技术机构代表交流计量工作经验和开展技术合作的一次难得机会。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来自世界各地及国内的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 昨天,各位来宾参观了我院和平里和昌平的两个院区,对我院的发展现状有了初步印象。我愿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近年的发展与工作情况。


??? 基本概况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建立起国家计量基准、标准体系,形成了我国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源头和确立了计量科学研究的核心地位。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隶属国家质检总局,是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国家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主要职责是:研究、建立、保存和维护国家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国际比对保证计量量值的国际一致性;进行计量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以保证国家量值统一、准确;开展共性、基础性和关键性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计量科学研究。


??? 计量院现有两个院区,昌平院区定位是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和平里院区定位是计量量传检测服务基地。


??? 计量院下设10个研究所,从事长度、热工、力学、光学、电磁、声学、信息与电子、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化学计量以及医学、生物、能源、环境、材料和工程计量等多领域的计量科学技术研究。


??? 我院现有职工757人,科技人员644人,含:1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1名研究员,186名副研究员。97人具有博士学位,160人具有硕士学位,硕士以上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39.9%。离退休人员1075人。


??? 回顾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5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前我们处于最蓬勃的发展时期之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支持,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国家加大了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的经费支持,我国计量科技经费大幅增加;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计量科技发展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 ???计量院昌平实验基地的建设落成和国家在运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我院计量科技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科研环境和发展空间。


??? “十一五”期间,我院科研项目数量逐年递增,科研领域不断拓宽。2009年在研课题数量为339项,约为“十五”期间科研课题数量的总和,涉及经费5.53亿元。


??? 创新发展


??? (一)科研领域明显拓宽,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1)瞄准国际前沿,实现重点突破。把握国际计量前沿研究的发展趋势,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量基标准建立”等重点项目,包括能量天平质量量子基准研究、可编程约瑟夫森量子电压基准研究、玻尔兹曼常数测量研究、精细结构常数测量关键技术研究、阿伏加德罗常数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冷原子纳米尺度计量基准关键技术研究、锶原子光钟等。这些项目是针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改革所开展的前沿研究,项目的设立和开展,体现了国家对计量基础研究的重视,体现了我院加强前沿储备,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先进性科学研究,实现创新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 (2)瞄准国家目标,服务社会需求。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民生安全等领域对计量科技的迫切需求,在不断提升传统计量专业领域科技水平的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我院专业设置结构的优化,启动了生物安全计量、能源计量国家支撑项目,以及医学计量、新材料计量(纳米计量)、环境计量等新领域的预研。在服务航天工程、科技奥运、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节能减排、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 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紧急研制50台黑体辐射源标准装置投入各地使用,为各口岸温度计的现场校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持;为保障医疗检测设备测量分析准确可靠,成功研制了输液泵检测仪的校准装置、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建立了全国近40万台输液泵,30万台呼吸机的量值溯源体系。在服务四川汶川地震和灾后重建中“五种生物多胺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首个国家技术标准批准发布;在服务北京奥运的“食品中违禁药物(兴奋剂)标准物质研究”形成技术标准并应用于供奥运食品检测; “城市能源计量体系研究”课题,直接服务于国家西气东输重大工程,为解决天然气能量计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应对“三聚氰胺”事件中,按照“快速、准确、便捷、经济”的要求,研制出“用液相色谱法测量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形成技术标准,在全国范围得到广泛应用。


??? (3)优秀成果不断涌现,测量能力不断提高。30年来,我院共有7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十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2006年和2007年《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课题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鉴定验收的项目189项,同比增长105%。2008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97篇,比2006年增加113篇,提高40%。2009年计划鉴定验收课题为149项。


??? 计量院保存国家计量基准125项、国家计量标准230项,获得制造许可的有证标准物质757项,形成了涵盖七个国际基本单位的国家基、标准体系的主体,发挥了基础支撑保障作用。开展经总局授权的检定项目587项,确保法定量值传递的准确统一;开展经认可的校准服务508项、检测服务338项。2008年为全国提供量值传递服务所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达13万台(套),提供标准物质30万单元,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累计参加了227项国际关键和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订购产品 订购产品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