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 开拓创新 托举晶体元器件高质量发展
——记203所晶体元器件研究室研发组
质量是中国航天永恒的主题,在航天用晶体元器件的定点供应单位航天科工203所,也有一个将质量管控作为第一红线的工作班组。他们追根溯源,对产品质量问题狠抓不放,并将其作为设计优化的抓手、提高产品质量的阶梯。他们开拓创新,持续攻关具有高可靠、小尺寸、低老化、低抖动、抗辐照、长寿命等更优质量的产品。他们就是晶体元器件研究室研发组。
晶体元器件研究室研发组主要承担航天系统卫星、飞船、火箭、导弹、战机等项目配套晶体元器件的研发和设计工作。2021年,研发组完成了共计1197批产品的设计工作,产品未发生“三类”质量问题,研制阶段产品、批生产交付的产品近两年未发生质量问题,实现了“质量零缺陷”。
追根溯源 质量为先
通过实施问题值班制度,构建了产品生产、试验和检验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研发组设计师在发现问题的第一现场及时地处理产品在生产、试验和检验阶段出现的问题,持续推进生产进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任务履约率,有效地指导了生产、试验和检验等工作,并保证了生产过程纪录符合相关要求。
与此同时,通过值班制度的实施,不但及时解决了产品在各阶段出现的问题,而且通过问题的归类、分析和总结,将问题出现的原因追溯到设计或工艺阶段,进而通过设计或工艺优化提出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大幅减少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过去一年,仅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后进行的设计方面优化就有20余项共计70余张试验单,多种产品的合格率大幅提升至90%以上。
对筛选数据进行分析。针对产品在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如试验前后电性能一致性较差,对比试验记录,查找生产和试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验证试验,后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筛选合格率和质量一致性。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根据故障现象以及试验、检验记录等,通过产品故障的常规分析流程和方法,结合以往故障案例,确认故障原因,对设计和工艺做出调整,同时不断充实故障模式数据库,提高产品可靠性。
此外,研发组本年度还按照质量体系认证以及贯国军标的要求,对每项任务合同以及研制课题项目进行认真核对,确保技术文件正确、完整、齐套。
开拓创新 持续攻关
优质晶体元器件需在产品研制设计初期就将质量控制作为研制目标之一。2021年,研发组坚持攻关具有更优质量的晶体元器件,将某重大工程两项课题按节点顺利推进,完成了正样转阶段评审;另外两项课题完成了鉴定和验收;完成了某型压控差分晶体振荡器的应用验证试验,并撰写了应用指南和质量保证报告。
其间,研发组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和工艺的可行性,改进产品设计,如抗振、抗ESD设计等,并通过设计流程的优化,实现了产品的可靠性提升。例如,研发组设计研发的低抖动差分晶体振荡器、高稳定温补晶体振荡器、高衰减带阻晶体滤波器等,性能指标高、可靠性好,解决了用户急需的问题,目前已持续订货。
此外,研发组还重视可靠性研究和相应的成果转化。2021年,研发组申请的质量和可靠性相关专利共计受理5项,授权1项。
航天器的准确回收,火箭发射的清晰回传图像,天宫运行中的精密环境监测数据等等,都与晶体元器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坚守心中的质量红线、坚持手头的零缺陷工作,才能筑牢质量管控的第一壁垒,托举晶体元器件高质量发展。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5-09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1
2025-04-11
2025-03-27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