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地铁共安全运送乘客28.4亿人次,居全国第2,约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六成。
在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广州地铁线网总客运量达4423.5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631.9万人次。
每日运载如此多人的地铁,一旦出现故障,后果难以想象。安全,成了地铁运营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计量院紧紧围绕广州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方面出新出彩的使命任务,瞄准广州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家战略, 十年来探索实践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领域的产业计量服务,致力促进城轨交通产业的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早在1997年,广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全长约19公里,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广州计量院”)就开始为地铁运营提供检定和校准等基础计量服务工作。
10多年前的2007年,广州地铁运营有一、二、三、四号线,全长116公里。广州计量院率先将“产业计量”的概念导入地铁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10多年后的现在,广州地铁已开通运营超过15条轨道交通线路,全长约600公里。广州计量院在“产业计量”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也愈加全面和成熟。
10年来,广州计量院已成功建立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目前在各级政府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又正密锣紧鼓筹建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旨在不断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完善产业量值溯源体系,强化计量测试技术和计量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专用测量装备的研制能力,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提供“三全一前”的计量技术服务和支撑,保障运输服务的“安全、准点”,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10多年前,流传的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地铁公司的每一位巡道工负责两公里路段,依靠人工经验的方式对铁轨进行安全检测。
10多年后,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州地铁有了非常先进的轨道检测车,只要在铁轨上经过,就能即时测出大量数据。
但是只有数据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人把数据“翻译”出来,告诉地铁相关部门,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10年来,广州计量院通过借助计量工作中产生的“大数据”,致力寻找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数据,就是让那些“僵尸数据”变“活”、能用!
10多年前,计量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简单地提供一些数据。
10多年后,广州计量院有义务、也有能力告诉企业和客户,哪一方面甚至哪一个数据才是最能表达产品特性的关键,以及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
比如便携式车轮踏面测量仪就是典型的新型数字化测量设备,是原本采用单点式测量的第四种检查器的更新产品,设备从车轮踏面特定点的单点式测量到车轮踏面整体轮廓的扫描,并构建数据模型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库,可以综合得到踏面磨损的综合信息,为车辆车轮的检修提供全面的管控数据。但面对这类综合性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没有现成的技术和方法,怎么办?如果不解决,那就面临着这类数字化测量仪器一直的不到计量性能的确定,长期使用势必造成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的不可靠,进而完全失去了数字化测量设备的准确、快捷、数据分析结果可控的特点。
10年来,广州计量院针对城市轨道中专用检测设备量值溯源难的问题,新型数字化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技术难题,开展专项的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各类专项的计量标准装置,他们长期与地铁公司开展密切的交流往来,与地铁技术人员开展各类技术研讨,穿梭于调研现场和实验室测试,不断尝试着测量方法的改进,目标只有一个,势必拿下这一个个难点,保证所有使用中的检测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开发出关系地铁供电安全的“第三轨接触网检测尺计量校准标准装置”和关系地铁运行安全的“车轮踏面测量仪计量标准装置”,并形成专门的计量校准规范,完美的解决了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问题。为广州地铁开展城轨列车轮对尺寸在线检测设备溯源,以及钢轨轮廓尺寸参数检测系统计量检测等服务,确保在线检测精准、有效,通过推广应用在线检测系统,每年可以帮企业节省人工检查的成本达500万元。
如今,广州计量院积极筹建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目前已建成轨道系统动态参数测量标准,研究出实时动态检测系统的校准验收方法,建立铁路轨道专用计量器具的计量标准23项、铁路轨道专用器具CNAS校准项目58项,每年检定校准相关计量器具超过7千台件,服务广州、北京、天津、南京、等全国超过20个地铁运营城市,涉及条地铁线路超60条,为地铁、高铁综合参数检测车提供在线综合测试,提供轨道交通相关量具检具计量测试解决方案,为轨道交通相关精密量仪、系统计量测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对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目前,广州计量院铁路轨道专用计量标准和国家合格评定中心认可的校准能力,位居国内前列。
除了保障地铁运营企业,广州计量院还依托正在筹建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向产业链的中游和上游延伸服务。
例如广州地铁最早采用的德国产品,但长期运行就需要考虑材料成本,比如“进口螺栓是否该两年换一次”?更换的部件从哪里来?如果在国内采购,如何避免低劣品的竞争?质量标准如何确定?
随着我国轨道运行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广州计量院通过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平台,为国内企业研究和探索生产耐磨性传动齿轮、车轴弹簧、防松螺栓等涉及轨道运行安全领域的关键部件,解决了不少技术问题。帮助生产企业开展多样品检测,仔细对比分析国内、外产品在材料物理特性与化学组织结构的差异性,预判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找出进一步提升产品综合性能的关键点,推动国产化产品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轨道交通运输的特殊应用需求。
未来,广州计量院将持续充分发挥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平台作用,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的现代计量测试服务,进一步服务广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稳固世界级空港、海港、铁路的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