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203所紧密捕捉市场机遇,紧紧抓住行业契机,快速研发产品,形成一系列可靠性高,指标优的货架产品,包括超高稳晶振、低相噪晶振、抗振宽温温补晶振、驯服晶振、频率源等系列产品,为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民营企业供货,保障了多个型号项目的顺利实施。
随着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国家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将卫星互联网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范围。2023年,我国发射数据再创新高,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全年开展商业航天发射活动67次,商业航天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晶体振荡器作为电子信息设备频率源的核心元器件,被称作整机的心脏,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雷达等系统,为系统提供基准时钟信号,对整机性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晶振不能正常工作,将严重影响整机性能,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传统宇航用晶体振荡器,主要用于高轨卫星,按照型号需求定制的高可靠、高指标产品,研制周期长,成本高。目前宇航市场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时刻跟进市场,抓住机遇,拓展产品领域。产品研制思路也由用户定制,转向以自主研发、验证、推广为主。”业务主管负责人介绍道。商业航天的晶振产品周期短,成本低,需求量大,203所紧跟市场需求,抓住市场先机,快速研发生产,形成了一系列涵盖超高稳晶振、低相噪晶振、抗振宽温温补晶振、驯服晶振、频率源等成熟产品,满足了商业航天快迭代、快响应、低成本的要求。
设计是根本,紧紧抓住设计这条主线
以往宇航用晶体振荡器,依据用户要求研制,由用户进行质量保证。在现在商业航天大环境下,研制单位需要对产品从原材料选用、电设计到空间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自主研发,这就要求提高设计能力。只有设计到位,验证到位,加强生产流程管理,控制住成本,才能批量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203所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设计能力,生产质量过硬、低成本产品。对元器件选用来说,既要满足抗辐照要求,又要降低成本,这就要求设计师对元器件机理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并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只有分析到位、验证到位,才能选择适当的元器件“上天”。通过“三化”工作,减少器件的选型种类,达到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建立设计库,将继承性好、成熟度高、验证充分的方案纳入其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将宇航要求,纳入企军标详细规范中,进行生产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严控生产过程,保障产品质量
203所始终牢牢树立质量是产品基石的理念,将宇航的相关管理要求,纳入生产线质量体系文件中,通过制度化培训、宣贯,将质量理念和管理要求深入每一个员工心中,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研制、生产。
为全方位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了完善的元器件和原材料管理制度,开展元器件和原材料入所复验工作,极大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关键节点设置过程检验点,进行质量把控。从原材料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环境数据、到产品照片、X光照片、再到筛选数据、检验数据。建立完整数据包,使全过程数据可追溯。
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从用户的角度,确保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可靠性。编制产品使用和维护说明书,指导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运输环节,针对不同产品的外形、重量、引出端和抗振性能,定制专用的包装盒,对振动敏感度产品,定制了专用防护箱,确保产品安全送到用户手中。
全员恪尽职守,高效联动。设计人员审慎细心,操作人员精益求精,工艺人员一丝不苟,试验人员严谨负责,检验人员严格把关。大家兢兢业业,严把质量关,打造优质产品。
主动出击找市场,提升全员市场意识
积极参加各种展会
203所不断增强全员市场意识,紧密捕捉市场契机,紧紧抓住“一个牵引,三个驱动”,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牵引,管理、技术、工艺三方面驱动。在研究室负责人的带领下,市场人员挺进太原,南下广州,西上西安,东闯上海,紧跟市场需求,参加多项展会,充分推广产品,不断拓展市场领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积极提供合适的产品信息,并耐心解答各类问题。对用户需求快速响应,及时跟进用户反馈,加快产品实现速度。某家单位短时间内需要锁相模块产品,需求就是市场,研究人员快速响应,经过多轮沟通,很快便明确了用户需求,确定了产品实现目标;紧接着认真讨论技术框架,不断充实技术细节,短时间便拿出了设计方案,迅速完成了产品转化,后续还将提供宇航级的产品。项目的顺利实施,一方面得益于单位雄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晶振人敢拼能干的劲头。
“当下,谁对市场了解多,反应快,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 “一困惑就出门,一行动就创新,一具体就深刻。”正是秉承这一理念,晶振人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拓宽思路,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产品,更好地抢占市场先机。
今后,203所将准确把握市场方向和技术发展方向,提高技术储备,加大与用户沟通交流力度。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一系列的货架产品,缩短供货周期,全力保障客户需求,满足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