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啤酒认清B瓶啤酒瓶 降低爆炸隐患 维护自身安全(2006-9-8)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1330
B瓶的来胧去脉
B瓶就是在啤酒瓶底以上20毫米范围内打有专用标志B,并有生产企业标志,生产年和季度得标识。目的是标明为啤酒专用瓶,和别的瓶子区别开来。B瓶的特点是“耐内压力”标准在1.2以上,为此其耐碰撞,不易爆破。而非B瓶对此没有严格要求,如被碰撞或受热不均等就有可能爆炸。
国家技监局1996年制订该标准,是要改变旧啤酒瓶回收时与别的瓶子混用的状况,后来又有规定B瓶的使用期限不能超过两年。
此标准从1997年起实施,但仍有不少企业我行我素,一是不用B瓶,再就是超时使用B瓶。所以时至今日啤酒瓶爆炸的事情仍不时发生。
爆炸是谁惹的祸
据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由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品牌消费意识的提高,关于啤酒瓶爆炸的投诉欲有增加。消委会深入企业了解其中的原因发现,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啤酒瓶的耐压性抗撞性等作出明确的指示,并加强监控,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投入使用,杜绝假B瓶和非B瓶在市场上流通。
《中国啤酒》杂志副主编丁峰指出对旧啤酒瓶的淘汰也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国外,啤酒厂是很自觉的,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自动淘汰,但国内企业做不到这一点,也很难做到,一是成本问题,二是检测问题。假如说一万个瓶里有三个是坏的,要从中挑出来是很复杂的。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容易。
部分啤酒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中高档的啤酒和大品牌企业的产品都很少出现爆炸的情况。爆炸,可能不仅仅因为B瓶未达到标准,可能是不正确的储存方式,啤酒应保存在5℃至25℃之间,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禁止捆绑销售,要用托盘箱包装或是周转箱包装;爆炸还有可能是一些不法厂商随意充灌,冒牌销售的行为造成的。所以说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但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啤酒厂家,玻璃瓶生产厂家,政府监管部分三方配合才行。
在国内市场还没能解决或者杜绝啤酒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一条线安全的基础上,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认清B瓶,减少以至杜绝爆炸这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