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大京郊农村开始尝试计价收水费,祖祖辈辈用水不花钱的京郊农民也要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记者日前从来自通州农委的市人大代表刘瑞芳处得知,作为最早进行农村水改的通州区,目前已经有300多个村的农民用水开始计价收费。面对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欠费问题,很多村一步到位地安装了卡式水表,自来水先买后用成为农村生活习惯。
■红线绳拴磁卡村民先交费再用水
前几天,通州西集镇史东仪村村民崔玉兰做饭的时候发现自来水停了,她赶紧放下手头的活儿,骑车来到村委会会计室,掏出一张系着红毛线绳的磁卡,花30元让村会计充值。村会计史九俊告诉记者,自从今年村里开始交水费,他的小灵通要24小时开机,生怕谁家停水了买不到水。记者跟随崔玉兰回到家里,看到了有趣的一幕:崔玉兰打开她家院中央的一口水井,把系着磁卡的红线慢慢顺下去,磁卡贴到水表上,家里立刻来水了。崔玉兰解释说,农村天气冷,各家各户怕把水表冻坏,都安在了院子的水井里。但上下水井不方便,便把磁卡拴在红毛线上,“钓刷”取水。
■村集体举办听证会水价降了2角钱
通州区西集镇的水价统一标准是每吨1元,为了这个价格,附近几个村的30多名村民代表与水厂举行了一场听证会,结果水价经过协商,降下2角钱。通州水务局西集水务一所的崔玉波站长说:“这个价格是各村举办听证会之后定下来的,一开始我们想收1.2元,后来几个村前来听证的村民代表反对,于是水价降了2角钱。”
根据市水务局的指导政策,目前通州区大多数村的水价都走了听证和民主的程序。
■灌溉即将收费农作物牲畜各有定额
自从生活用水开始收水费,农民的节水意识迅速提高,“过去一整天一整天地大水漫灌式浇菜园,现在得算计一下了。”崔玉兰指着新买的节水喷壶说。据通州水务局的消息,通州下一步将尝试对灌溉用水实现定额收费,按照市农科院颁布的农作物与牲畜耗水量,核定农民灌溉水量,农民用水高出核定值,也将加收水费。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8-27
2025-07-16
2025-07-01
2025-06-04
2025-05-20
2025-05-09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