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化妆品、纳米涂料、纳米服装等诸多纳米材料开始走入市民生活。但这些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纳米材料,是否会导致特殊的生物效应?它们对人体和环境是安全的吗?昨日,以“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估”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上,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为纳米安全出谋划策。科学家们表示,上海将开展“纳米毒理学”研究,为建立安全性评估体系做好准备。
开展“纳米毒理学”研究是不是因为有些纳米物质会有毒?据华东理工大学蓝闽波教授介绍,纳米尺度仅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当物质颗粒小到纳米量级时,这种物质就被称为纳米材料。在这样的微观世界里,材料的特性发生了许多变化,有些本身没毒的材料在纳米世界中便可能会变得不安全。
但这些有害的纳米物质又是如何损害人体的呢?第二军医大学印木泉教授表示,纳米物质由于尺寸小,与常规物质相比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血睾屏障、胎盘屏障等,也容易透过生物膜上的空隙进入细胞内。同时,由于纳米物质的表面积大,其毒性作用的方式便更为丰富。美国化学学会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纳米材料碳60会对鱼的大脑产生大范围的破坏。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8-27
2025-07-16
2025-07-01
2025-06-04
2025-05-20
2025-05-09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