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莱芜市万元GDP能耗、电耗、取水量分别下降6.77%、1.91%和1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77%,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近年来,莱芜市质监局在节能减排中立足职能、突出部门特色,做好能源计量、名牌带动、执法监督3篇“文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能源计量为主题做好计量服务文章。莱芜市质监局围绕重点耗能企业着力做好能源计量等基础工作,组织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等工作,帮助泰钢、莱城电厂等18家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试点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新上能源计量器具370多台(件)。指导和帮助4家企业取得国家3A级测量管理体系认证、18家企业取得省级计量管理体系保证确认、26家企业取得市级计量管理体系合格确认,全市18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及性能指标满足国标规定。大型钢铁企业莱钢跻身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吨钢耗新水3.4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名牌带动为主题做好提质文章。充分发挥名牌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提质量中的积极作用,以新型钢材及钢铁深加工、有机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等5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农产品名牌的培育和扶持力度。2009年,该市有7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两家服务企业获得山东省服务名牌企业称号。截至目前,全市共获得各类知名品牌60余个,其中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名牌等省级品牌41个,一批知名品牌成为莱芜市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据有关资料显示,莱芜市名牌大户莱钢吨钢利税提高到200元左右,在产能不增的情况下实现利税增加90%;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泰丰纺织集团高支纱、精梳纱线比例提高到80%以上,每吨200支纱的价格是低支纱的10倍。名牌产品已经成为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的强大动力,产生了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聚集的“马太效应”。
以执法监督为主题做好调控文章。该局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规范与发展的关系,严格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名牌评审、强制检验、3C认证和高耗能特种设备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2009年查处3家水泥无证生产企业,关停立窑生产线2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3万吨。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违法生产地条钢查处力度,对4家顶风作案生产地条钢的窝点予以了取缔。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8-27
2025-07-16
2025-07-01
2025-06-04
2025-05-20
2025-05-09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