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研动态

我国首个国家级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成立 (2004-12-22)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新华 浏览:1055
我国首个国家级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16日在北京成立,旨在研究大气物质成分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率。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表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已经造成大气污染加剧,酸雨和灰霾天气范围扩大并且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沙尘暴频仍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和安全生产;一些大气成分在全球范围和区域范围内的显著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持续且难以预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他说,成立“大气成分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不断产出与国际接轨的大气成分观测、分析、评估结果,积累长期观测资料,逐步实施边界观测;开展重要大气成分的数值预报、预测,制作大气成分要素的预报产品;研究重要大气成分对气候预测、预估和天气预报的影响程度等问题,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预估的准确度,同时为我国气候外交谈判和国家安全服务。 所谓大气成分,指的是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氟氯烃等)、气溶胶化学-物理-光学特性(大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包括离子成分、元素碳和有机碳、元素成分、质量浓度、消光系数、光学厚度、能见度等)、反应性气体(主要包括地面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以及干湿沉降等。 秦大河介绍,温室气体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毫无衰减地通过,但对地球长波辐射却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人类活动排放造成其浓度不断增加,产生增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气溶胶、反应性气体、干湿沉降等自身的污染特性及其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有着密切关系,还与臭氧层破坏、酸雨形成、烟雾事件发生和大气能见度降低等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订购产品 订购产品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