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中国计量网——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市场监管

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工作的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中国包装网 浏览:1003

1.概况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新颁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于2006 年1 月1日正式实施了,这标志着我国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开始与国际相关规则接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规定》同时废止。新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同采用了2004 版第87 号国际建议的相关规定,无论在抽样检验环节的修正补偿,还是在监督检查环节的行政处罚都进行了较有成效的补充和完善。

    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由于定量包装商品的特殊性,使得人们不能直接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对净含量进行称量,给识别和选购定量包装商品带来了不便,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新颁布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2.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工作的现状    2004 年一季度,机械工业通用机械产品检测所包装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委托,对袋成型-充填-封口机进行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在此次抽查中,净含量偏差标准要求小于±9%,某企业超出国家标准10 倍。一些小的私企技术力量薄弱,生产装备落后,缺乏检验手段,企业领导缺乏质量意识、计量意识,不了解国家标准,更谈不上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不合格因素,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一项重点工作。2005 年一季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又对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一次专项抽查,从抽查的结果来看,比前几年有所进步,但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抽查结果:共抽查企业541 家,抽查产品1319 批次,合格1080 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1.9%。部分定量包装商品之间抽样合格率仍存在较大地差异,究其原因:一是净含量抽样合格率偏低的企业,计量管理意识薄弱,对国家有关定量包装商品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知之甚少;二是这些企业配备的计量器具准确度较低,灌装设备准确度达不到要求,生产出的定量商品净含量波动较大,有的甚至就没有计量手段。

3.新法规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工作的要求
    1)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
    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是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部品的量。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2)标注字符高度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当符合规定。
    3)允许短缺量
    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实际含量是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通过计量检验确定的定量包装商品实际所包含的量。标注净含量是指由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在定量包装商品的包装上明示的商品的净含量。   
  4)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
    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计算。样本中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与其实际含量之差大于允许短缺量的件数以及样本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符合规定。
    样本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标注净含量减去样本平均实际含量修正值(λ?s),即≥(Qn-λ?s),式中: -样本平均实际含量,Qn-标注净含量,λ-修正因子,s-样本实际含量标准偏差。
    4.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工作的建议
    作为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除加强计量法律法规培训,健全相应组织机构,认真做好企业内部的计量管理基础工作外,还应做到:
    正确选择配备合适的计量器具。根据本企业生产产品的形状特点及国家相关规定,选择使用恰当准确度要求、计量性能稳定的定量包装生产设备和检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所使用的计量器具。
    认真做好企业内部的计量器具管理。对列入国家强检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向计量检定部门申请检定,如对食品、饮料行业使用的定量包装机、定量灌装机等强检计量器具必须定点定期强制检定。对国家暂未列入强检目录,但对产品计量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应编制校准规范,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确认间隔,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对非强检计量器具也应根据生产和科研的需要,自行决定在本单位检定或送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经常检查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保持其完好性和使用环境符合要求,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质量控制。企业计量管理人员应了解产品质量检测数据和生产工艺控制检测数据,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生产环节的检测、控制做到不放松,变事后把关为工艺过程预先控制,利用计量器具探索最佳控制点,把计量保证与生产控制紧密结合起来,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过程监控参数,使可能出现的过程失控及时得到纠正,以减少和排除过程的异常波动,把住源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制造质量的稳定。同时注意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异常波动所引起的计量偏差。不断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自动计量包装。
    认真做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控工作。要在进货检验中严抓包装物的重量,选择稳定性好的包装物,把包装物的重量在标识上标明,便于自查和消费者监督。做好每日定量包装产品的检测记录。计量管理人员应做好抽检复验工作。对一些水分易散失的定量包装产品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出厂包装称量的允差。对于液体类产品(特别是含有二氧化碳成分),应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简单可行、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如称重法,做好容积与重量的转换,如物质密度、温度等参数的影响,保证净含量达到要求,同时对环境条件也应进行有效地控制,如确保液体包装商品在20℃条件下包装。
    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做好产品的标识标注。外包装应按相应规范,按商品的性质,需标注条形码的必须标注条形码。   
   做好企业内部的计量监督,注意收集处理外部的信息反馈。将计量管理工作与企业经济责任制挂钩,并与其他工作检查相联系,落实计量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应注意收集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消费者的反馈情况,及时研究处理。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订购产品 订购产品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